??黨建引領科技賦能 山區橋梁智能建造新突破?——漢廣擴容LJ7黨支部智能施工平臺試驗成功紀實
8月22日上午,四川廣元榮山鎮高坑村深處,漢廣擴容高速公路LJ7標段施工現場機械轟鳴。隨著漢廣擴容LJ7黨支部總工程師一聲令下,一套藍色智能裝備在橋墩間緩緩啟動,多組液壓爬升器交替伸縮,平臺在AI控制系統指揮下平穩轉移,30分鐘后精準完成兩個蓋梁工位的毫米級對接安裝。這場試驗的成功,標志著我國首套?山區橋梁蓋(系)梁智能一體化施工平臺?正式投入應用。
科技攻堅:破解山區橋梁建造世界難題
“傳統山區橋梁施工就像‘懸崖上跳芭蕾’,大型設備進不來、高空作業風險大、復雜地形效率低。”漢廣擴容LJ7黨支部支部委員、總工程師徐林指著陡峭的山體介紹。現場可見,該平臺采用“智能化、輕量化、模塊化”設計,整機重量僅4.9噸,單個爬升器有效頂升超10噸、懸掛能力超40噸,爬升速度可達到0.4m/min,極大提升施工效率,推動山區橋梁施工從“人海戰術”邁向“智能建造”。
技術攻關組組長、常務副經理宋黎明回憶攻關歷程:其一是團隊創新采用物聯網技術和多傳感器融合控制,通過AI算法實時分析施工數據,實現了從傳統人工作業向智能一體化操作的重大轉變;其二是采用?智能感知系統和?自適應結構,高精度傳感器實時監測位移、載荷數據,可翻轉底模橫梁實現1.4-2.0米墩柱直徑自動適配;其三是平臺裝配式蓋(系)梁通過底模橫梁自動控制翻轉,可實現快速安裝、拆卸,大幅度減少高空作業工作量,提升安全系數。
廣元市國資委相關同志現場觀摩后表示:“根據試驗數據顯示,該蓋(系)梁智能一體化施工平臺在兩個蓋梁位置間移動、到位、精調,整個過程完成僅需半個小時,將顯著提升山區橋梁施工效率與質量,助力漢廣擴容高速早日通車。”
紅色引擎:“五好”黨支部領航智能建造
在漢廣擴容LJ7黨支部黨支部會議室墻上,“五好”黨支部創建目標格外醒目。黨支部書記鄧澤旭翻開工作日志:堅持建強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不放松’的重要指示精神,結合四川省委關于深化企地黨建共建的相關部署要求,經過長期探索實踐,形成了“黨建+六個融合”的工作模式。”
清晨6點,黨支部黨員技術員繆鵬已開始巡檢平臺液壓系統;午間技術研討會上,工程科科長馮江正演示最新優化的AI算法;深夜11點,黨員民兵排仍在演練設備應急搶險流程……“六個融合”,即“黨建+安全生產、+科研創新、+智安防控、+人才賦能、+難題清障、+軍地聯建”,這也是響應廣元市委“把黨支部建在黨支部上,把黨旗插在工地上”的具體要求?。
正基于此,支部創新實踐取得諸多成效。?科研創新方面,累計攻克技術難題23項,完成集團A類科研課題2項,獲專利14項,QC成果斬獲省一等獎;生產攻堅方面,翁家山隧道單日掘進創4.8米紀錄(Ⅳ級圍巖),南河1號特大橋單次優質澆筑845立方米,“4橋1.5隧”關鍵工序優良率達100%;?安全生產方面,與利州區人武部、榮山鎮機關黨支部等共建共管,全年預警隱患132次,保持“安全責任零事故”,獲評“平安廣元”稱號。
創新啟示:紅色基因賦能硬軟實力雙提升
截至2025年8月,黨支部實現:?經濟效益?產值超額完成19.8%,節約成本2300萬元;?社會效益?帶動沿線發展民宿21家,培訓產業工人56名;?品牌形象方面?被《經濟日報》《四川新聞聯播》《四川交通廣播》等主流媒體報道12次,榮獲橋梁分公司“優秀黨支部經理部”、“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14項。
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同志表示,“漢廣擴容LJ7黨支部這個案例,充分詮釋了省委、市委‘黨建工作要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的共同要求,其相關經驗值得在全省交通系統推廣落實。”
從智能施工平臺的“科技藍”到黨建領航的“黨旗紅”,漢廣擴容LJ7黨支部山區橋梁蓋(系)梁智能一體化施工平臺試驗成功,詮釋了“抓好黨建就是抓出新質生產力”的深刻內涵。未來,交建集團將持續深化“智能建造+黨建融合”的新模式,?在這片紅色熱土上,以創新實踐持續書寫交通強國的壯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