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天府杯 | 呂東東:光伏退役潮中的破局者
呂東東,第五屆“天府杯”創業大賽初創組獲獎項目選手,參賽項目:退役光伏組件產業化循環再利用項目。
2018年至2021年期間,呂東東作為浙江首批援川干部,在四川省旺蒼縣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2024年他帶領團隊,通過招商引資來到四川創立四川永安光循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國內首批布局退役光伏組件循環再利用產業園區的資深實踐者,目前已構建覆蓋西南、西北、東南、中南、華東、中原及華北的'7+2'網絡體系,形成全國性加工與營銷體系。
初心萌芽:從多元經歷中洞察機遇
呂東東的創業源于其豐富的經歷。他曾在教育崗位任教,后在公務員系統工作,并作為浙江首批援川干部深入四川。這段經歷使他了解到四川的資源稟賦、發展潛力以及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同時也注意到退役光伏組件處理問題逐漸成為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他敏銳地認識到,這既是一個需要解決的環保問題,也蘊含著市場機遇。
技術攻堅:組建團隊突破行業瓶頸
2022年,呂東東組建專業團隊開展技術攻關。他帶領團隊聚焦退役光伏組件拆解循環利用的核心環節——EVA膠處理技術。經過反復試驗改進,他的團隊成功攻克該技術難題,聯合中國五礦·金爐智能研發出全國首條萬噸級連續式退役光伏組件拆解回收一體化設備,并獲得四川省經信廳首臺套認定。這一成果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技術空白,為公司發展奠定了基礎。
創業啟航:扎根四川開啟新征程
2024年1月,呂東東帶領技術團隊在川創立了四川永安光循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西南地區首家專注退役光伏組件循環利用的科技型環保企業,公司成立即被列為四川省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22個重點項目之一。他帶領團隊,以技術創新為核心、市場需求為導向,構建起全國“7+N+X”產業鏈網絡,在全國9個區域建成加工廠,形成覆蓋500公里交通物流圈的原材料供應保障,建立了全國性加工運營體系。
產學研合作:匯聚智慧共筑創新高地
在創業過程中,呂東東深知,單靠民營企業自身的力量難以實現長遠發展,必須借助外部的科研力量,加強產學研合作,他積極與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等科研機構建立聯合開發機制,圍繞材料分離提純、裝備智能化改造等方向開展協同創新。通過技術合作網絡構建,持續引入高端人才資源,為工藝優化和新產品開發提供智力支撐。
專利護城河:筑牢技術壁壘引領發展
為提升核心競爭力,呂東東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積極進行專利布局。目前公司已申報專利技術26項,其中已授權7項。這些專利覆蓋了退役光伏組件拆解、回收、處理等關鍵環節,有效保護了公司核心技術,支撐公司為客戶提供高效、環保、低成本的解決方案,獲得市場認可和客戶的信賴。
商業模式創新:打造光伏組件全生命周期閉環體系
呂東東并沒有滿足于技術上的突破和專利的積累,他還在商業模式上進行了大膽創新。公司打造了覆蓋“回收 -拆解 -高值化利用”的光伏組件全生命周期閉環體系,該體系實現了全產業鏈布局,提高了資源利用率,減少了廢棄物排放,并形成了多元化收入來源,包括拆解業務、來料代加工、碳排放與綠證收入、園區管理費,以及技術轉移轉化、設備銷售、股權分紅等,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
未來展望:引領行業發展,共創輝煌
下一步,呂東東規劃通過加大新技術裝備研發投入、建設標準化廠房、擴建生產線、拓展市場渠道等舉措,力爭將公司打造為全國乃至全球退役光伏組件循環利用領域的標桿企業。
呂東東的創業歷程展現了新時代創業者的創新拼搏精神,憑借對行業的洞察、對技術的追求和對商業模式的創新,他在光伏退役潮中探索出有效的解決方案,為光伏產業可持續發展作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