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舉行2025年防災減災救災演練
演練現場
今年5月12日是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為“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排查身邊災害隱患”。為檢驗防災減災救災指揮機構運行機制,提升基層先期處置和群眾自救互救能力,5月12日,全省各地開展了防災減災救災演練。
省級演練模擬某地因災害造成受災地區人員被困,受災人員亟須緊急轉移安置,有部分房屋損毀,山體崩塌、滑坡,基礎設施損毀,部分地區道路、電力、通信中斷。市(州)、縣(市)結合區域實際和重點模擬場景,合理設定災情背景。
據悉,此次演練按照“分層指導、分級實施、突出重點、全面覆蓋”的原則,通過“指揮部運行+實兵拉動+現場實操”等方式開展,全省參與演練的各類救援力量、干部群眾等總人數達14900余人,投入部分公路運力資源、指揮車輛和救援裝備器材。
演練現場
從演練科目看,針對基層先期處置、指揮部運行、實兵拉動、“三斷”極端場景應對、次生災害搶險救援等關鍵環節,設置災情偵測快報、啟動應急響應、屬地政府應急動員、屬地先期應急處置、受災群眾安置、緊急醫療救援、省級應急力量增援等科目。科目的設置,對受災地區的鄉鎮村組在災害初期群眾疏散、自救互救、災情檢查、傷員臨時救治、“三斷”情況下兜底通訊保障能力等方面進行了實戰驗證,同時檢驗了學校、大型企業等人員密集場所在受災情況下人員疏散轉移的響應處置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演練過程中,航空救援手段、空天地人一體化監測預警體系、醫療救援設備、融合通信系統等“悉數亮相”。演練調派2架直升機、1架大型固定翼無人機等各型航空器,聚焦實戰需求,實戰化構設演練場景,嚴密組織“孤島”索降、直升機轉運受傷群眾等航空救援演練,探索高山峽谷應急救援新手段,全面提升航空救援力量在復雜極端環境下的應急處置與協同作戰能力;應用的空天地人一體化監測預警體系賦能災害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通過系統集成,利用衛星遙感、無人機偵查、三維建模等多類技術,形成災前災后對比解譯分析,輔助現場指揮決策;充分整合370M超短波、北斗短報文、天通衛星電話以及4/5G多網合一的多模融合通信前端和后端通信系統,保障了極端情況下災情報送和指揮調度;組建的集“應急通信和無人機”于一體的應急通信重型隊,拓展了“三斷”條件下空中投送急救藥品、重要物資的方法手段;帳篷醫院救援隊,配備了醫療隊員、帳篷、普通床位、重癥床位、隔離病床、手術間及各類醫療設備等完整的醫療救援模塊,具備強大的現場救治能力。此外,水利、自然資源、交通、能源、電力等專業力量的專業處置能力也在演練中得到了充分展示。
(四川省應急管理廳供圖)
來源:四川新聞網